一、毒性資料
暴露途徑 |
皮膚、吸入、食入、眼睛 |
癥狀 |
眼睛、鼻子、喉、皮膚的刺激,腸胃不適 |
急毒性 |
1.可能造成眼睛、鼻子、喉、皮膚的刺激,2.吞食一般而言無毒,但大量會因刺激而造成腸胃不適 |
慢性或長期毒性 |
1.有下例病況者易受危害:皮膚病、慢性呼吸疾病2.動物實驗中會增加肉仲的機率 |
特殊效應 |
無 |
二、安定性及反應性
安定性 |
正常狀況下安定,粉末狀態(tài)于空氣會氧化 |
應避免之狀況 |
勿向錫爐內灑水 |
三、生態(tài)資料
可能之環(huán)境影響/環(huán)境流佈:粉塵以雨水沖刷會滲入地下水產(chǎn)生污染 |
四、法規(guī)資料
適用法規(guī) |
勞動安全衛(wèi)生設施規(guī)則 |
危險及有害物標示及通式規(guī)則 |
|
勞工作業(yè)環(huán)境空氣中有害物允許濃度標準 |
|
道路交通安全規(guī)則 |
|
事業(yè)廢棄物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 |
五、安全處置與儲存方法
處置 |
操作時距離焊接位置保持20CM以上,并在焊接位置邊設置局部強力排煙設備 |
儲存 |
1.儲存室內保持高度干燥。2.避免與強氧化劑,強酸,雙氧水共同存放3.局部強力排煙設備 |
六、泄露處理方法
個人應注意事項 |
在泄露區(qū)及外泄區(qū)尚未清除干凈前沒有穿戴防護裝備及衣物者禁止進入 |
|
環(huán)境注意事項 |
對泄露區(qū)通風換氣 |
|
清理方法 |
1.以最方便和安全方式回收泄露金屬或以合格衛(wèi)生掩埋法處理2.液體可以用蛭石、干沙土或類似物質吸收 |
|
|
|
|
七、暴露預防措施
工程控制 |
||
清理 |
1.令其在室溫中冷卻后在再括取之2.不得以水潑灑以防爆炸 |
|
個人防護設備 |
||
呼吸防護 |
高效力顆粒過濾之熏煙防護具 |
|
手部防護 |
手套 |
|
眼睛防護 |
護目鏡 |
|
皮膚及身體防護 |
穿棉制衣服 |
|
衛(wèi)生措施 |
1.工作后迅速脫掉污染衣物、洗干凈后才可穿戴或丟棄,且須告知洗衣人員污染之危害性2.工作場所嚴禁抽煙或飲食3.處理此物后,須徹底洗手4.維持作業(yè)場所清潔 |
|
|
|
|
八、廢棄處理方法
依據(jù)政府法規(guī)處理 |
|
廢棄處理方法 |
將收集到之泄露金屬,給予制造者重新回收,重新溶解 |
九、急救措施
不同暴露途徑之急救方法 |
|
吸入 |
1.立即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2.若呼吸停止,施予人工呼吸3.保持患者溫暖及休息4.立即就醫(yī) |
皮膚接觸 |
1.立即用肥皂或中性清潔劑及水清洗皮膚2.若滲透衣服,立即脫掉衣服,用肥皂或中性清潔劑及水清洗皮膚3.如仍有刺激感,立即就醫(yī) |
眼睛接觸 |
1.立即用以大量水沖洗眼睛,并不時的撐開上下眼皮2.如仍有刺激感,立即就醫(yī) |
食入 |
1.若患者意識清醒,立即喝下大量的水2.用物指插入喉嚨催吐3.若患者意識不清,勿催吐4.立即就醫(yī) |
最重要癥狀及危害效應:刺激感 |
|
對急救人員之防護:應穿著C級防護裝備在安全區(qū)實施急救 |
|
對醫(yī)師提示:患者吞食,考慮洗胃 |
十、滅火措施
適用滅火劑 |
水霧 |
|||
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|
些物不燃,若為粉末裝則為可燃 |
|||
特殊滅火程序 |
1.安全情況下將容器遠離火場2.已水霧冷卻暴露火場的容器3.不要讓水進入容器曲藝 |
|||
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 |
供壓式或其他正壓式之自攜式全面型呼吸防護具 |